详细新闻

 

广东省举办“微课”专题培训活动

 

2013年2月28日,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广东培训会在东莞市召开,评选项目总负责人、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预评处周一副处长、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综合处项目主任刘曦葳、广东省东莞市教育信息中心主任谢映平,评审组副组长、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王颖,评审专家、广东省佛山市教育信息中心胡铁生,微课项目负责人、北大未名集团中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民等出席会议,会议由东莞市教育信息中心主任谢映平主持,全市各区县的教研中心、信息中心负责人和中小学骨干教师近500人参加培训。

 

会场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副处长、评选项目总负责人周一在讲话中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创新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坚持应用导向,使评选活动贴近教师融入课堂,搭建起学习交流互动平台,能够解决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让更多的一线教师真正受益。

东莞市教育信息中心主任谢映平概括地介绍了东莞市“十二五”教育信息化规划,对2013年的工作重点做了部署,强调了此次评选活动对推进东莞市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重大意义,要求各地区教育局及中小学认真领会评选活动指标,积极组织教师提交教学案例,力争取得优异成绩。

评选项目负责人、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综合处项目主任刘曦葳分别介绍了评选活动情况和教学案例的提交方法。

评审专家、广东省佛山市教育信息中心胡铁生老师从微课的发展现状、制作方法和要点以及评选指标等方面,做了深入精彩的专题讲座。据了解,“微课”又名微型课程,是基于学科教学知识点或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疑点内容进行选题、设计、拍摄和制作,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让学生能够花最少的时间学到关键内容。与传统的教学网络资源相比,“微课”资源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微课”时长一般为5-8分钟,非常符合学生的视觉驻留规律和认知学习特点。“微课”设计与开发本身就是教研过程,对课前备课、课堂实施、课后反思、教学研究等各环节都能提供有针对性的优质资源支持,有效提升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评审组副组长、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王颖老师,结合教学大纲要求、课堂教学实际,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分析,详细地介绍了教案设计、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和微课的制作方法,并对评选指标进行了深入解读。

获奖教师代表顺德区容桂上佳市小学张丽珊老师做了优秀教案《我们的国粹》的设计经验分享

 

全国中小学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是由教育部主办,百度公益基金会、北大未名集团协办,以“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为主题,旨在普及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师中,提高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正确运用互联网、高效率地利用优质网络教育资源的能力,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据项目负责人的介绍,项目活动成功举办3届,参与教师近10万人,目前提交的教学案例含盖了高中、初中、小学3个学段,15个学科的所有章节和知识点,包括了目前中小学各学科教材的30多个版本。如:小学五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材《圆明园的毁灭》,现在已经有460多个版本的设计教案,从不同的角度和视野体现老师的设计思想,真正符合同课异构的教学理念。通过设计、应用、分享和创新,已经成为教师备课和学习必备的资源库。

 

此次专家培训讲座PPT下载:东莞市教育局首页的最新发布栏目:

http://www.dgjy.net/web/guest/keshi?p_p_id=NEWS_SEARCH_INSTANCE_FXL0&p_p_lifecycle=0&struts-action=%2Fext%2Fnews%2Fview_entry&columnId=1901&entryId=29230&method=entry